天台山文化

一心三观

一心三观是天台宗的主要义理之一。是智者在继承慧文和慧思有关论述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慧文在读到《大品般若经》关于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的文字时,根据《大智度论》的有关解释,领悟到三种智慧可以由一心中得。后来读到《中论》的“三是偈”,以空、假、中三谛,配合三智,从而首创了“一心三观”之说,并传授给了慧思。慧思在接受了慧文的思想理论的基础上,联系《法华经》“十如是”之说,发展成诸法“十如”实相说。《法华经•方便品》中谈到:“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难解之法,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慧思认为这正是一切智、一切种智的重要内容。经文在“相、性、体、力”等前面都置有“如是”二字,具有深妙的含义,即显示其圆融无碍。“如”,是真如、实际,指诸法的本性,即实相。一切法都归于实相,具体则可分为十种范畴,即所谓“十如实相”。这一说法,为后来智者所接受,并在他确立“一心三观”和“圆融三谛”的理论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所谓“一心三观”,即同一的心灵,可以同时表现空观、假观、中观三种观法。空观是观一切法性本空;假观是观一切法只是缘起假名;中观是观一切法非空非假,即此即是真实。空观是从本质一面来看现实世界,视之为空,无实有性;假观是从缘起表现为有相状有影响力来安立现象世界,视之为暂时的有,施设的有;中观是就圆融面来看现象世界,同时体得其本性与如幻如化的显现,不执取一边,而臻于较高的真理层面。“一心三观”的基本点是“诸法无非因缘所生”。问题是对此“因缘”的看法,正如慧思所说:“有不定有,空不定空;空有不二,名为中道”(《佛祖统纪•慧思传》)。 智者虽承受了慧思了的看法,但却有了新的重要的发挥,即进一步认为每一观皆可统摄其余二观:取空观,则一切皆空;取假观、中观亦然。这是天台圆融教理所必至的结果,其目的是要扫除对概念的执着,表示概念的无决定性。 倘若以二谛来看三观,则假名相当于俗谛,空观相当于真谛。但这二谛仍是分解开来相对而说,亦即天台宗所说的方便权说。若深一层说,空、假二谛仍是教,仍是假名;“中”则是从方便权说的空假排解开来,圆融二者而一归于实,恢复性空与缘起两者的相即,而不落于任何一边,这才是具体的真理,才是佛眼佛智之所观照。 智者认为,根据《中论》中道实相的原理,止观学说的观门,可分为“次第三观”和“一心三观”两个层次。“次第三观”,是指修习空、假、中三观时,有一时间上的次序,即最初修空观,其次修假观,最后修中观。“一心三观”,是同时观空、假、中三面,而不必经历次第。并且指出,“次第三观”只是一种“渐次方便”,其实质与“一心三观”并无区别。其目的是逗机说法,前者逗引钝根人,后者则适于利根人。 为了达到“一心三观”,还可从“次第三观”做起。“次第三观”的相关历程可分为从假入空观、从空入假观和中道第一义谛观。他在《摩诃止观》卷3上说: 观有三。从假入空,名二谛观;从空入假,名平等观;二观为方便道,得入中道,双照二谛,心心寂灭,自然流入萨婆若海,名中道第一义谛观。……所言二谛者,观假为入空诠,空由诠会,能所合论,故言二谛观。……从空入假,名平等观者,若是入空,尚无空可有,何假可入。当知此观为化众生,知真非真,方便出假,故言从空;分别药病,而无差谬,故言入假。平等者,望前称平等也。前观破假病,不用假法,但用真满,破一不破一,未为平等。后观破空病,还用假法。破有既均,异时相望,故言平等也。……中道第一义观者,前观假空,是空生死;后观空空,是空涅槃。双遮二边,是名二空观。为方便道,得会中道。故言心心寂灭,流入萨婆若海。又初观用空,后观用假,是为双存方便。入中道时,能双照二谛。 智者在这里将“次第三观”作了详尽的阐析。首先,他认为从假入空观,是从现象世界的种种个别法进入一如的空的真理境界。现实的诸事物都在一相依相待的缘起关系中,因而无独立的自性,而为空。能如是理解,不执着种种法,而观其普遍的平等的空的本性,这就是从假入空。这中间的所观有假与空两方面,故称二谛观。从假入空观的主要目的是破除“假病”,认识到诸法皆是如幻如化。 其次,从空入假观,是指大乘中人特别是菩萨不停驻于纯然是空的境界,而是从这境界下落到差别历然的现象世界,以救度众生。从逻辑上说,对于作为否定的空,仍不正面肯定,却予以一再否定,而成否定之否定,即空空。这便是有、妙有,由此而建立现象的有的世界。对于这假有的世界,仍不执着,仍就其本性之为空而观其空。以空观假,又以假观空;以空破假,复以假破空;破假后是空,破空后是假,故又称为平等观。从空入假观,意味着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即把对世界的抽象的、一般的认识,还原为对现实世界具体的、个别的认识,类似于否定之后的肯定。 其三,中道第一义观。这是通过对空假的偏执的否定而显。对现实的生死世界的执着的否定,这是生死空;对纯然是空的真理世界的执着的否定,这是涅槃空。这两者的综合,为二空观。这是双遮,是超越任何方面的偏执的中道第一义谛观。从另一方面来看,二谛观以空来否定现实世界的自性,实亦是肯定空;平等观以空空来否定空的世界,而还归于现实世界,还归于假,实亦是肯定假。两者的综合,即是双照。这也是中道的境界。 通过“次第三观”理论,把对现象世界的本质认识与性空原理下具体事物的各别认识作了统一。这种统一是在认识的不断深化中实现的。当然,“次第三观”只是“一心三观”的第一步,是为钝根人循序渐进、圆满认识世界而设立的。 智者确立的“一心三观”,是圆教利根菩萨之所修习的,是修习天台止观的最高层次。这是基于对《中论•四是偈》的深切领会和对慧文、慧思的“一心三观”理论的进一步认识而产生的。他在《摩诃止观》卷5上说: 若一法一切法,即是因缘所生法,是为假名假观也;若一切法即一法,我说即是空,空观也;若非一非一切者,即是中道观。一空一切空,无假中而不空,总空观也;一假一切假,无空中而不假,总假观也;一中一切中,无空假而不中,总中观也。即《中论》所说不可思议一心三观。 所谓“一法一切法”,指真如随缘形成的一切现象,皆不实在,故为假;观此则称假观。“一切法即是法”,指一切现象皆真如显现,没有独立实体,故为空;观此则称空观。一切现象“非一非一切”,同时具有上述两方面性质,此为“中道”;观止则称“中道观”。但此三者交融不分,观假即观空、中,观空即观假、中,观中即观假、空,故称“一心三观”。 在这里,智者特别强调的是“一中一切中”,这是天台宗一心三观的圆妙的观想法。同一的心灵,可以同时表现空观、假观、中观3种观法。中观是观法的极致,观一切法的非空非假,即此即是真实。这是就圆融面来看现象世界,同时体得其本性与如幻如化的显现,不执取一边,而臻于较高的真理层面。而三观中,每一观皆可统摄其余二观,故中观可同时摄空、假二观,其目的是要扫除人们对观念的执着,表示概念的无决定性。 智者认为,以一心三观来观照一切法:“初像实相,造境即中,无不真实,系缘法界,一念法界,一色一香,无非中道”(《摩诃止观》卷1)。这是彻底觉悟的表示方式。也就是说,中道实相之理普遍存在,即使是一草一花(一色一香)的平凡的事物,也洋溢着最高真理的中道。这充分显示天台宗圆顿的殊胜教理:情俗世界与中道真理的圆融无碍;情俗世界的一事一物,即此即显中道实相。智者还认为,如能坚持一心三观来观照一切法,则“阴入皆如,无苦可舍;无明尘荤劳,即是苦提,无集可断;边邪皆中正,无道可修;生死即涅槃,无灭可证”(同上)。苦集灭道即指情欲世界,“即凡法是实法”,因此,“不须舍凡向圣”。 由此可见,智者“一心三观”的最高旨趣,是要证明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在“一心”基础上的圆融统一。从逻辑上说,作为现象的色香与作为真理的中道,在外延上是等同的。也就是说,在色香的领域之外,再找不到中道;中道便是在色 领域中找。同时,从天台宗的性具观点来看,中道作为法性、真理,自身即具足一切法,包括一色一香。所以,一色一香即是中道的一部分。在这种圆融理论的背景下,智者的主要目的是指出学者圆证、圆修的必要性。要求学者修“止”,即去绝分别,远离邪念,使心安住于一境中。所以他说:“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正是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籍。若人成就定慧二法,斯乃自利利人,法皆具足。”(《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大正藏》卷46,第462页)定慧双修,才是天台佛教思想的最高指导原则,也是“一心三观”的最终目的。
auto_1658.jpg公众号:天台生活
天台山的展示平台
天台人的传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