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山文化

圆融三谛

天台宗的另一重要教理,是将“一心三观”进一步发展成“圆融三谛”。 佛教称真理为“谛”。谛还有真如、佛性、实际、法性、法界、诸法实相等范畴,都带有本体和实体的意思,是佛教的最高真理。通常所说的是二谛,即俗谛和真谛。俗谛,是指迷情所见的世间之事相,此凡俗法的道理,也为凡夫所认定,故亦称谛。真谛,是指至智者所见的真实之理性,因其离虚妄,故称真;其理决定而不动,故称谛。除天台宗外,其他宗派都认为只有真谛代表唯一的究极的真理,而俗谛是应该排除在真理之外的。例如三论宗,认为应把二谛看成因像相待而有所分别,所以只有假名,并无实体。这也可看作是对机立说,而属于言教方面的事。它根据《中论•观四谛品》中的两颂偈:“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青目解释这颂说:世俗谛明虚妄法,但对于世间是实在;第一义谛(真谛)明法空,但对于圣人是实在。可见它是要用对缘假说的二谛方便来显示诸法实相的无得、无碍。即通过破俗谛,逐步显示第一义谛(真谛)的法空的。 天台宗则不然,它把假谛(俗谛)、空谛(真谛)和中谛互相融合,同时成立,每一谛皆同时兼备其他二谛。空是诸法当作即空,是抽象的真理层面;假是诸法由因缘生,因而是假有幻有,是具体的现象层面;中则不着于空、假二边,超越二边,同时又综合二边,以显中道佛性。此中抽象与具体融合为一。三谛中任何一谛并不孤立地成一领域,则是三谛互融,三重境界同时显现。因为它们同时为一心所化的三智所观照:一切智照空谛,道种智照假谛,一切种智照中谛。从而形成即空即假即中的三谛互融境界,故称“圆融三谛”,或“三谛圆融”。 应当说,“圆融三谛”与“一心三观”同是天台宗的重要教理,而且是一理的两面说法:“一心三观”是就主体一面说,“圆融三谛”是就客体一面说。也可以说,“一心三观”是主体方面的认识论,而“圆融三谛”则是客体方面的真理观。 “圆融三谛”是《法华经》的重要宗旨,也是此经与其他大乘经典区别的主要标志。智者在《法华玄义》卷1中说:“今经(《法华经》)三谛圆融,最得自在,譬大梵王。余经拔众生出生死,如五佛子于凡夫第一;或拔众生涅槃,如菩萨居无学上。今经拔出众生,过方便教菩萨上,即成法王,最为第一。” “圆融三谛”的真理观,表达对宇宙真理的认识,也即是圆顿止观。这是以一心双观双照无明分法性,观其无明即法性,以成就不思议境界,由此而显出最后的圆融方式: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由此即可说“不断烦恼”。因为可即就烦恼的介尔一心而见其即假即空,即菩提。故一烦恼不断而未尝不断,不脱而未尝不脱。这就是圆顿义。智者在《摩诃止观》卷1上说:“圆顿者,初缘实相,造境即中,无不真实,系缘法界。一念法界,一色一香,无非中道。无界及佛界众生界亦然。阴入皆如,无苦可舍;无明尘劳,即是菩提,无集可断;边邪皆中正,无道可修;生死即涅槃,无灭可证。无苦无集,无道无灭,故无出世间。纯一实相,实相外更无别法。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观。初后无二无别,是名圆顿止观。” 智者认为,“圆融三谛”的真理观,应当对任何对象之境,皆为一境三谛,若依之作观,即可修得圆融三观。他在《维摩经玄疏》卷2说: 一明所观不思议之境,二明能观三观,三明证成。一明不思议之观境者,即是一念无明心,因缘所生十法界以为境也(中略)。二明能观者,若观此一念无明之心,非空非假,一切诸法亦非空假,而能知心空假,即照一切法空假;是则一心三观,圆照三谛之理,不断痴爱,起诸明脱,若水澄清,珠相自现。三明证成者,若证一心三观,即是一心三智三眼也。 这里所说的“所观之境”是“所”,指认识对象;“能观之观”是“能”,指认识主体;“证成”则指“能”、“所”相合时的状态和达到的境界。三者都是圆融相即。首先,智者认为所观不思议境,是以“一念无明心,因缘所生十法界以为境”。也就是说,以“一念无明心”而生起的十二因缘、十法界以为观境。其次,“能观之观”,也就是“三念无明心”。以能观之心,对所观之境,进行观照的结果,始知“一念无明心,非空非假”即空即假,显中道实相;“一切诸法,亦非空假”,亦即空即假,显中道实相。通过一心三观,达到“三谛圆融。”第三,从“一心三观”发展到“三谛圆融”,能证得真实之理,开三智、三眼等。 三智之说,出于《大品般若经》卷1:“菩萨摩诃萨欲具足道慧,当习行般若波罗蜜;欲以道慧具足道种慧,当习行般若波罗蜜;俗以道种慧具足一切智,当习行般若波罗蜜;欲以一切智具足一一切智,当习行般若波罗蜜;欲以一切种智断烦恼习,当习行般若波罗蜜。”这里说的三智,即道种智、一切智、一切种智。龙树在《大智度论》卷27中认为“三智”虽“一心中得”,但“亦有初、中、后次第”。最早将“三智”与《中论》三谛相贯通而指出“三智实在一心中得”的是慧文。而智者则在此说的基础上,将三智与三观紧密配合。三智各相应于3种观法:一切智观空,把握一切皆空的普遍面;道种智观假,把握作为假名的诸法的具体面;一切种智观中,对普遍性与具体性皆当下证得,当下圆融。空、假、中三谛相即,无先后次第,即中道实相。智者认为,世界的真理只有一个,那就是中道实相,所以,他在《法华玄义》卷8下说:“《大经》云:一实谛者,则无有二。无有二致,名一实谛。又一实谛,名无虚伪。又一实谛,无有颠倒。又一实谛,非魔所说。又一实谛,名常乐我净。常乐我净,无空假中之异。异则为二,二故非一实谛。一实谛即空即假即中,无异无二,故名一实谛。”他反复强调“一实谛”,认为这是“三谛圆融”所显的极致义理。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智者的三谛、三观、三智的义理是相互贯通,相互圆具的。智者在《摩诃止观》卷5上说:“所照为三谛,所发为三观,观成为三智。”也就是说,三谛为观照的对象或所照之境,三观为主体能观之心,三智为观照之所得。作为认识主体的“心”与认识对象的“三谛”是统一的,一心同时具足三观、三智时,也就具足了三谛。所以他又说:“若一法一切法,即是因缘所生法,是为假名,假观也;若一法即一切法,我说即是空,空观也;若非一非一切者,即是中道观。一空一切空,无假、中而不空,总空观也;一假一切假,无空、中而不假,总假观也;一中一切中,无空、假而不中,总中观也。即《中论》所说不可思议一心三观。历一切法亦如是。若因缘所生一切法者,即方便随性道种权智;若一切法一法,我说即是空,即随智一切智;若非一非一切,亦名中道义者,即非权非买一切种智。”三谛、三观、三智虽有名义上的差别,但三者圆具互融,观照之境,能观之心和观照之所得,也是三而一,一而三,非三非一,非一非三的中道实相。这是智者开显的谛智观高度圆融的终极理体。 智者的“三谛圆融”学说,是从龙树《中论》的“二谛”说发展而成的。《中论•观四谛品》中说:“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世俗谛即俗谛,第一义谛即真谛。俗谛是就世俗经验的立场来说的真理,真谛是就究极的超越的立场来说的真理,又称胜义谛。《二谛义》卷上说:“世俗谛者,一切诸法性空,而世间颠倒谓有,于世间是实,名为世谛。诸贤圣真知颠倒性空,于圣人是实,名第一义谛。”即是说,对于作为同一对象的诸法,一般人不知其本性是空,而执以为实,在其上安种种道理,而成就俗谛。圣者则知其本性为空,而不执着,由此而立真谛。故二谛只是分别对圣者与世俗为谛;对圣者为谛的,不必对世俗为谛;对世俗为谛的,亦不必对圣者为谛。智者大师倡导的“圆融三谛”学说,则是在龙树二谛说的基础上,用中谛把真谛和俗谛统一起来。他在《摩诃止观》卷1中说:“一念心起,即空、即假、即中。”又说:“虽三而一,虽一而三,不相妨碍。一境三谛为一心三智所照,一切智照空谛,道种智照假谛,一切种智照中谛。三谛圆融,玄妙深绝,具有高度的哲学辩证思想。所以日本佛教学者梅原猛评论说:”就西洋哲学来说,天台比起黑格尔更近于尼采(1844-1900)的想法。例如尼采认为世界是空,但绝不能以世界是空而停滞;因为绝不能以单独的照相底片的虚无就满足,必须换点至正相片,更须再肯定的认清世界真像才对。天台空假中的论理,就是近于此。所以天台思想可以说是有非常现代式的积极性虚无主义的性格。“(《天台思想》第244-245页,日本田村芳朗、梅原猛著,慧岳译,华宇出版社)。
auto_1658.jpg公众号:天台生活
天台山的展示平台
天台人的传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