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遮秀谷景区以山丘、谷地、象形山石为主的生态旅游区。为天台县西部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是天台山国家级风景旅游区的组成部分。
九遮秀谷位于天台县街头镇东南,离县城40多公里处,东临济溪坑,南接大雷山脉,西连双溪水库,北靠紫凝山。南北长13.2公里,东西宽1.5公里,总面积约为20平方公里,是长方形峡谷,自进入蜿蜒的九遮溪,由此向南每隔百米许即有岭形山峦挡住视线,至东江村共有九道,故名九遮秀谷。自第一遮龙吐舌开始,依次为鲤化龙、挂壁狮、月初升、鹰舞翼、龙嬉滩、下山虎、龟蛇顽、龙背印等九遮。九遮秀谷内溪谷两侧,分布着一些奇特的象形山石和洞穴,这是由于九遮秀谷内的山体绝大部分是火山沉积岩中的凝灰岩,岩石比较疏松,经风化、崩塌以及流水冲刷搬运作用而形成。从秀谷入口开始,有天峰山、望楚洞、归楚洞、九狮聚会、七姑悲泣、双石门、鸡冠峰、岩门关山、天柱岩、骆驼峰、五洞连环等。秀谷两边奇峰林立,美不胜收。其次,遮溪贯穿整个山谷,溪水清澈,宁静,间有各种飞瀑。其中大的瀑布有两个,为深谷中的乌龙飞瀑和九遮的仙女潭,乌龙飞瀑以奇制胜,穿过半月形的石拱,悬于峭壁上。仙女潭即为当地百姓称的仙女浴池,落差有30余米颇为壮观。秀谷中还有一奇景,即为九遮秀谷的蝴蝶泉,每到五月份,这里的蝴蝶成群结队,五彩缤纷,堪称一绝。另外秀谷内植被覆盖良好,溪谷两侧古木参天,其中最为有名的是位于桐桥村的晋榧、宋榧和唐樟,树龄都已千年以上,是国宝级的古树。雪上村的古藤每年立夏前后开花,花期长达20多天,每次开花为一花三色,十数朵成窜,花上无叶,叶中无花,人称“奇花”。
位于天台县西南37公里处,明岩之南,景区面积3.4平方公里。入遮山口到东江村近5公里的沿溪山路,九座山峦迎面而立,构成了九处遮挡,故名九遮山。进入稻蓬村口,“九遮秀谷”四字赫然在目,“消俗亭”翼然崖上,俯瞰涧底两龙接舌,鱼翔浅底。垂钓石矶之上,令人乐而忘返。这就是第一遮“龙吐舌”。隔溪天峰山,峰、洞、石潭千姿百态,“水帘洞”、“通天河”、“沙僧背唐僧”、“八戒吃西瓜”,形象逼真,简直是《西游记》的自然雕塑。
走过“鲤化龙”、“狮挂壁”、“月初升”,到了“鹰舞翼”,这第五遮是九遮的中心。一座“范增隐居处”的碑亭和三孔石拱“亚父桥”把人们的视线引向山麓“仙皇庙”,溪畔有天然“石船”和“铜锣”,即为遮山八景之一的“仙庵石船”。古庙始建于后周显德(955—959年)年间,现存建筑为1840年重修,石桥重修于1901年。
庙中的仙皇,指的是西楚霸王项羽的“亚父”范增(前277—前204年)。他屡用奇计大败秦军,设鸿门宴欲除刘邦,项羽不听。结果反而中了刘邦的反间计,范增被削夺了权力,于是忿而离去,疽痈发背而死。民间传说他是诈死,实际上这位古稀老人已经乘着石船悄悄来到了九遮山,隐姓埋名居住在山洞中,为民治病,造桥铺路方便行人。但他依然关心国事,当项羽自刎乌江消息传来,他大哭:“竖子不听吾言,终有今日!”于是人们知道他就是范增,他却说“范增早死彭城,哪里会到这里来!”不久人去洞空,不知所终。山民即洞建庙塑像奉祀,称之为亚父庙。
庙中五年一次举行“仙皇佛会”,以三盘枪为先导,抬着范增“行宫”在九遮境内游行一周,成为习俗。
沿着古庙右侧的石级盘曲而上,经过“清心亭”,来到半山“望楚洞”。这是上下三洞相通的连环洞,内奉范增、八仙神像。有副对联:“楚营一别,疽死彭城,举世谁知公尚在?项氏将亡,变生垓下,羁臣遥望泪空垂”,赞叹范增爱国之心始终不渝。洞左上侧黄瓦红墙,飞檐翘角,人们以为是一处寺院,不料竟是天然岩景,几可乱真。后侧山上有“扛轿岩”,像一抬坐着新娘的彩轿在山头上行进。
第六遮为龙嬉滩,有“独鲤朝天”之景,晨雾迷蒙中,暗绿色的“鲤鱼”在白色的波浪中游弋,形肖神活,哪里还像岩石呢?七遮下山虎,八遮龟蛇顽,九遮龙背印,唐樟、晋榧,蛤蟆田,令人应接不暇。
松苍竹茂,瀑泉潺潺,阡陌纵横,一派田园风光。
明堂村西北峻峰耸翠,人称“岩打关山”,气势恢宏。站在“落水虾”前观看“天柱峰”,则见“雄鹰”凌霄欲飞。
由明堂村西北盘曲而上,一路上有“红头将军石”、“风洞喷云”、“古桥烟瀑”(雪上桥)景点。
九遮山是大自然描绘的长卷山水画。入山犹如置身世外桃源,沐浴在淳朴的古风中